2024-07-08 15:32:47
委员你们好: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公立医院大力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机会性筛查工作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预防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重大慢性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制定并全面实施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将其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提出“扩大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覆盖面”、“创造条件普遍开展癌症机会性筛查”等任务要求。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以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在内的重大慢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为切入点,探索构建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建立以公立医院为基础的医院机会性筛查体系。一是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开展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深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82万个社区(村),筛查居民482万,管理高危对象110万。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风险评估,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在医院就诊人群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针对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测血压,积极推进二级以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血压普查工作。二是深入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针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等我国高发常见癌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系列指南和标准。依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继续扩大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覆盖面,各地根据癌症流行状况,将高发癌症筛查纳入政府民生工程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期向高危人群免费提供癌症筛查体检服务。2019年开始,启动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试点工作,探索将癌症早诊早治与日常诊疗服务相结合,提高群众接受筛查的依从性,推动建立筛查与早诊早治长效工作机制。
(二)关于充分挖掘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数据资源,建立院内筛查体系。近年来,我们加快推进慢性病管理信息化建设,相继建成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中国肿瘤登记平台等,推进数据和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持续监测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稳步提升慢性病防控管理质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居民提供风险因素暴露水平评估、个体化健康指导干预、权威科普等服务,推动重大慢性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三)关于针对公立医院机会性筛查项目给予医保报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较低,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仅960元左右。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还是立足于“保基本”的功能定位,保障参保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目前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机会性筛查。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部门合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多渠道推进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二是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为突破口,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
感谢您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